Tel:0371-69876566 or email us

全國免費服務熱線:



建筑保溫材料行業面臨洗牌 防火與節能需兼得
上海膠州路大火,外墻保溫材料也被懷疑為助燃火災的幫兇。
保溫材料,"火線"求生
作者:南方周末記者 彭利國
公安部問責保溫材料,最嚴消防令遭遇最強反彈聲。
保溫材料,為何保得了溫,卻防不了火?究竟是科學問題、利益問題,還是政治問題?
人命關天,非禁不可
又是保溫材料。4月19日,上海電信大樓失火,奪命四條,新華社報道稱,系裝潢工人切割施工作業時引燃風管保溫材料所致。繼2010年11月15日上海膠州路那場著名的大火后,不到半年時間,保溫材料再度在滬上犯案。
此前,太多的火災,譬如南京中環國際廣場、濟南奧體中心、沈陽皇朝萬鑫大廈等火災中,建筑外保溫材料均被視為幫兇之一,央視新址大火更是因使用了不合格的有機保溫材料而成為"建國以來建筑物燃燒最快的一例"。
這個春天,中國有機保溫材料行業,最終被推上了命運的生死隘口。"如果文件真要執行的話,這個行業就相當于被槍斃了。"中國塑協EPS專業委員會會長侯樹亭說。
侯所說的"文件",是指公安部于2011年3月14日下發的《關于進一步明確民用建筑外保溫材料消防監督管理有關要求的通知》,簡稱"65號文"。該文件規定,自3月15日起,民用建筑外保溫材料消防監管一切從嚴,其中最具殺傷力的一款是"民用建筑外保溫材料采用燃燒性能為A級的材料"。
所謂A級,按照現行的《建筑材料燃燒性能分級方法》,即指不燃材料(余下為B1級是難燃,B2級是可燃,B3是易燃)。目前我國市面流行的建筑外保溫材料主要為EPS(模塑聚苯板)、XPS(擠塑聚苯板)和PU(聚氨酯),本質上均是"不可能達到A級的"有機泡沫塑料。國家防火建筑材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專家趙成剛解釋說,即便加入阻燃劑,最高也只能達到難燃的B1級,"如果非得用A級,那就只能用不燃的巖棉、玻璃棉等無機材料。"
這一火災重壓之下的消防強制令,無異于釜底抽薪,意味著中國保溫材料行業將面臨著全線洗牌甚至淘汰的境地。防火與節能真的可以二者得兼?
事實并不如此簡單,"我覺得有些可笑。"主營建筑外保溫材料的北京振利節能公司董事長黃振利直言,這相當于叫停中國的建筑節能減排工程,"誰能承擔這個責任?"
節能減排,唇亡齒寒
國家住建部標準定額司副司長田國民對南方周末記者坦言,"65號文"勢必會對下一步節能減排工作帶來很大沖擊,"因為新材料還在研發階段,現在市面A級材料不多,嚴重不夠建筑保溫需求。"
此言非虛,目前的建筑外保溫市場上,以EPS為主的有機材料一直是節能減排的寵兒。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季廣其透露,北京建筑節能專業委員會曾于2008年做過一項市場調研,結果是北京市場上的保溫材料中,EPS占到了72%,XPS占到了25%,聚氨酯和所謂無機材料只占3%。
2010年中國生產的用于建筑外保溫的EPS約為115萬噸,而同年,無機保溫材料中份額最大的巖棉及其制品的產量為86萬噸,用于建筑領域的巖棉數量竟不足10萬噸?,F實的困境是,一旦"65號文"實施,有機保溫材料撤出的巨大空白,短時期內如何填充得上?
何況,中國建筑節能減排的任務依舊艱巨,每年新建建筑外保溫面積近20億平方米,既有建筑存量也有近400億平方米需改造。有人因此形容,有機材料與節能減排,可謂唇亡齒寒。"如果'65號文'真的實施,會給我們國家造成巨大損失。"中國建筑節能專業委員會名譽會長涂逢祥憂心忡忡,他認為,更要命的是,生產巖棉等無機保溫材料本身,亦會倍增國家耗能負擔。
涂逢祥稱,我國早在1970年代就已經掌握了巖棉、玻璃棉的生產技術,但就因為其價錢貴、能耗高、保溫性能差且施工工藝復雜,在建筑保溫上的應用才一直較少。在住建部2010年頒布的《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技術推廣目錄》中,應用EPS等有機材料的保溫技術有多項被推廣,但巖棉則未被列入。
而有機材料則因為保溫性能好、價錢低、能耗低且生產和施工都相對容易,一直被賦予節能減排的重任。但硬幣的另一面,卻是EPS等有機保溫材料正成為管不住的火災幫兇。
中國塑協聚氨酯專業委員會高級顧問楊宗焜介紹,美國二十多個州已經禁用EPS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英國18米以上的建筑和德國22米以上的建筑也已不允許使用EPS板薄抹灰系統。在歐洲,許多夾心板材廠不再生產防火性差的EPS板,并且許多保險公司已禁止給EPS板保溫的建筑保險。
為什么中國就截然相反?中國的現實是,EPS正在方興未艾地大規模推廣,相關企業已有4700余家,"幾乎所有生產單位都對其存在的火災隱患不管不顧,或者避而不談。"楊宗焜感嘆,"不解決中國建筑節能保溫技術系統中的泡沫塑料防火安全問題和整個建筑保溫防火安全問題,將會成為中國建筑節能對后人無法交待的建筑行業之痛。""這樣的隱患,我們國家才剛剛開始,以后問題還會更多暴露出來。"公安部消防局系統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員直言。
監管不止,博弈不休
其實,"65號文"祭出殺招之前,曾有鋪墊用心。
早在2009年央視新址大火之后,公安部和住建部就曾聯合下發了被稱作是"46號文"的《民用建筑外保溫系統及外墻裝飾防火暫行規定》,其中規定了民用建筑外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宜為A級不燃,且不應低于B2級。
這是一個相對寬松的門檻,然而,上海膠州大火和沈陽皇朝萬鑫大火表明,"46號文"監管乏力,幾被虛置。上述公安部消防局官員坦言監管之困,每年如此之多的建筑在做外墻保溫,消防系統根本管不過來,但"你又不能眼睜睜看著火就這么一天天燒下去,全球沒有一個國家能滅得了這種大火"。"既然從監管上解決不了,那就從源頭上、從材料上去徹底杜絕。"上述官員感嘆,"'46號文'本來是很好的,但是企業不自律,怎么賺錢怎么來,只能以65號文繼續強力推動。"而反對者則認為,消防部門如此動作,是罔顧行業現實和國情需要,開脫自己的監管責任。"整個行業都在造假。"即便身為EPS委員會會長,侯樹亭亦不諱言,在目前的建筑外保溫材料市場上,三分之一的EPS是B3級甚至連B3級都算不上的不具有任何阻燃性的輕級料。而2004年頒布的《外墻外保溫應用技術規程》就已明確規定EPS用作外保溫要達到阻燃型。"46號文"剛頒布不久,楊宗焜曾到上海市場調研,結果令這位專家吃驚,"上海這樣一個規范的城市,市場上竟然完全沒有B1級的料。"當他試圖向上海的生產廠家推銷他發明的B1級難燃聚氨酯時,得到的答復是,"你這個材料沒有人要,現在是越便宜越好。"
侯樹亭也很無奈,現在我國80%的EPS企業都已具備生產B1級難燃材料的能力。只是,這種能力迄今仍未變成現實,喧囂的行業利益凌駕于對公共生命保障的關注。
行業的反彈和博弈正在延續。3月底,中國塑協EPS行業委員會上書公安部,認為新規過嚴,請求為節能減排和行業利益考慮而予以修改。"火災的教訓那么深刻,怎么還嚴呢?"公安部消防局防火處處長馬恩強態度堅決。
而在建筑市場上,雖然"65號文"出臺不過月余,建筑節能的腳步已經放緩。近日來頻頻走訪各地的侯樹亭發現,"全國主要城市的建筑外墻保溫都已經停下來了。"據公開資料稱,在上海、山東、遼寧等地,消防部門均已出動,對保溫材料展開清查。武漢一家外保溫公司負責人稱,旗下使用B2級的外保溫項目均已宣告暫停,"大家都在找無機材料,要不然過不了消防這一關。"
一位內部消息人士稱,目前住建部正在與公安部進行協調,
友情鏈接:馬可波羅網 墻體保溫材料 外墻保溫裝飾 外墻保溫材料 中國建筑企業網 中國保溫論壇
版權所有:河南豐韜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鄭州 豫ICP備11015222號-1